近年来,惠水县依托良好的区位及交通优势,成为贵州南部重要的物流、资金、信息和投资的集散地,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才来惠水发展。为留住这些人才,该县在保障体系上下功夫,将人才留在惠水,为惠水的社会、经济、文化发展添砖加瓦。
要 想留人才,关键靠平台,这几乎是各地人才工作的共识。该县通过传统产业和新兴科技产业两大人才基地的建设,让诸多人才的梦想在这里生根开花。围绕发展粮 食、花卉苗木、烤烟、茶叶、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等主导产业,以好花红品牌为主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,全力打造医药、食品加工、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集群,优先用于人才发展。创新科技激活人才“源动力”,加快经济开发区、宁旺烟花产业园区建设,建立贵州惠水科教创新产业园(百鸟河数字小镇),为高科技 人才提供以集大数据、教育文化、健康养老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平台。
要想留住人才,安居是前提,留心是关键。该县从2008年起,每年至少预算200万 元作为人才工作经费,用于实施对人才的激励与关怀。所出台的表彰奖励及住房保障暂行办法中,对表彰及保障范围、对象、实施方式等作了具体规定。五年来,共 发放高层次人才津贴150万余元。2014年,共出资500万余元建成人才公寓楼60套,总面积3600平方米,首期解决64名人才的住房问题。
该 县建立健全人才培养、使用、流动、激励、保障等工作机制,进一步创新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,不拘一格适岗用才,不唯学历、职称、资历,允许人才在县内合理流 动,努力做到人岗相适、人尽其才。通过适时引进年轻优秀的干部,打破干部队伍中的原有平衡,带来竞争压力,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性机制。近年来,共选派 100余名人才到工业园区、征拆办等重点项目和领域工作,选派50余名人才驻村工作,面向基层遴选57名优秀人才到县直部门工作,提拔了40余名人才到工业园区、高效农业园区、旅游园区等任职,营造了良好用才氛围。